张子枫留学新剧被diss“太离谱”!求求各位编剧,别再黑留学生了


这两天,一部号称“献给留学生的青春日记”的电影《岁月忽已暮》上线了。



奔着子枫妹妹的演技,和通稿中宣传的“伦敦眼、千禧桥等充满英伦风情的取景”,本英国留学生打算冲一把。



但当我搜影评的时候,却发现大家都在喊 快 逃 !



本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心态,我还是打开了这部「讲述‘学霸’在留学期间发生的种种让人温暖和流泪的故事,表现留学生真实的青春和生活」的电影。


然而,10分钟之后我就后悔了,这哪儿是展现留学生活啊,这和留学有半毛钱关系吗?编剧到底和留学生有多大仇?!





少女学霸姜河(张子枫饰),一直暗恋着同班学习天才江海(宋威龙饰),拼尽全力只为了能和喜欢的人并肩而立。



但青春爱情剧嘛,总得有个三角关系。


姜潮饰演的富二代顾辛烈就一直暗恋着姜河。


他嘟嘴、卖萌、走路双手放在书包带上,展现出了满满的青春感,和张子枫相差十岁也毫不违和,CP感十足(本条5毛。


外号“顾二蠢”不是真的蠢啊拜托!


当顾二蠢拼尽全力跳级到高中部时,却“惊喜”地发现,之前刚「从初中跳级到高中」的姜河和江海,又跳级到高三了。


随后,全剧的第一处离谱情节就出现了——江海和姜河分别收到了15个和7个英国大学的offer.



编剧,你当英国大学是offer机器,还是男主是申请机器?


你知不知道,就算是放开了申请的研究生,能有精力财力申个十所都顶天了。更何况,英国本科每人每年只能申请5所学校,王子来了也不例外


咋,主角光环比王子还大?!




他们去英国留学的动机也很简单,顾辛烈是为了追姜河,姜河是为了追江海,而江海则是为了——伦敦眼。


要不说主角的脑回路就是与众不同呢,不考虑专业前景、不考虑发展规划,为了个地标就决定了三个人的命运,可口可乐公司打钱!



原著的设定是MIT,影版把背景改到英国后,虽没有交代姜河和江海去的哪个学校(根据后来的剧情猜测应该是剑桥),但明确说了顾辛烈去的是伦敦大学


Excuse me?伦敦大学它不是个大学,是个联邦体啊,UCL、LSE、KCL、Queen Mary这些都是其中之一的学院!



不过这些背景人设都不重要,我们只要知道主角就行了。


那这部电影所展现出来的“真实”留学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女主的两个室友,一个是每天只知道买买买,张嘴闭嘴中英文夹杂的富家女;另一个则是兼职代写,穷到租不起宿舍就自带吊床、硬是把两人间住成三人间的家境贫寒女。



每天的生活就是大篇幅的逛街、吃饭、舞会、餐馆打工和 谈 恋 爱



他们到英国之后的生活,大概就是:


姜河暗恋江海却又不敢表白,被同样喜欢江海的好闺蜜抢先一步。心灰意冷的她从剑桥转学逃到伦敦,和比他们晚了两年才到英国的顾辛烈开始合租。


他们在寸土寸金的伦敦,住着不知道多少平米,还带大花园大露台的大house.


本底层留学生酸了


他们在和「《小时代》里能下起鹅毛大雪的上海」一样的伦敦,穿着短裤躺在雪地上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


英国大南边的伦敦的雪能下成这样就离谱


他们吵架时,女生会满脸泪水声嘶力竭地拦着他“别喝了,你别喝了,你不是最讨厌喝牛奶吗?!”而男生英勇就义的表情仿佛自己灌下去的是五斤二锅头。


男女主哭的最伤心的时候,也是弹幕笑的最开心的时候


当姜河和顾辛烈刚在一起时,江海就找了过来,“我一直在找你啊!其实你误会了,我喜欢的是你不是她啊!”


当姜河和顾辛烈腻歪“数到100我就会出现”的时候,一个身上绑着炸弹的黑人冲进了顾辛烈所在咖啡店,然后引爆了炸弹,把男主炸死了!死了!炸死了!



然后就……全剧终了。



啥啥啥?


你当伦敦是伊拉克?说爆炸就爆炸?


而且这就大结局了?说好的还原真实留学生活呢?final、赶due、熬夜学习、seminar、presentation这些画面呢?和学习沾边的事儿,这电影是一点儿都不拍啊!


在编剧眼里,随随便便就能留学,出国的生活也轻松快乐,而留学生们就只知道无病呻吟的狗血恋爱?


就这还好意思让留学生来支持你,好意思说“相信这部电影一定会引起‘海外党’的共鸣”?!




三分不解四分震撼五分地铁老人手机,手脚蜷缩的我看完整部电影,只能认同一句话:你们年轻的时候什么正经事都不敢,一天到晚就想着谈恋爱,真 的 会 后 悔 的!




我求求编剧们了,你们要搞悬浮爱情剧,能不能放过我们留学生。


看看这两年打着留学生旗号的影视作品里面,有几个留学生是正常人?


《带着爸爸去留学》里面,孙红雷靠一口散装英语,加上一首《鸿雁》就拿到美国6个月的停留期。那现实生活中留学生签证屡屡被拒,难道是因为不会唱《鸿雁》了?



接待他们的地陪自称“在国内是学渣,到了美国就成了学霸”。出国留学要真这么容易的话,那我身边那些年纪轻轻就秃了的留学生朋友们,都是哪来的呢?



刚认识三天的男女主角就差点擦枪走火,行了我懂了,编剧就是想说我们留学生私生活混乱呗。



再到唐嫣和罗晋的《归去来》,张嘴就是“不像大陆过来的学生,一个个都是土豪,公主,少爷。”



那不对啊,留学生要都是有钱人的话,怎么《三十而已》里的王曼妮,只有十万块就敢出国了?雅思托福考试不要钱的?申请不要钱的?签证不要钱的?



留学生的有钱——薛定谔的有钱。


就算留学生学成回国,也是一群奇怪的人。


《完美关系》里的江达琳,上一秒还是“我出国留学这些年有在认真在学习”的学霸上进女主,下一秒却变成连一篇专业分内的PR声明稿都需要男主帮忙的“傻白甜”。



《欢乐颂》里毕业于美国某大学本科的曲筱绡,做presentation还需要通过逐字逐句效仿安迪,才能顺利搞定老外客户。



还有贡献了名场面的海龟精英男,那一口中英文夹杂,我看着都替他尴尬。



真的求求编剧们了,没留过学咱就多看点书,没实践经验咱也别瞎写啊。


或者你们要是实在抑制不住旺盛的想象力,也能不能标一个“本故事纯属虚构”,别再打着“还原真实留学生”的旗号,把留学生骗进来杀人诛心了。





不是吧不是吧,都2021年了还有人觉得买张机票就能去留学吗?


不是吧不是吧,都2021年了还有人觉得留学生毕业有那么简单吗?


去留学,一点儿也不轻松。


从自己把两个23公斤的大箱子抬上安检的那一刻,我就知道,在国外的一切都要靠我自己了,从机场里全是陌生的西方面孔开始,我就知道,现在我才是那个“外国人”了。


我要自己查着攻略,去办理警局注册,要自己一点点翻译看完租房合同有没有问题,要自己去研究异国他乡怎么去办理电话卡、交bill.


一个人居家隔离


而也不是每个留学生都是富二代,更多的人只是普通家庭的孩子。


我们会为了省一点房租租远一点儿的房子,哪怕要走半小时上学;我们会为了省一点生活费,学会了精打细算各家比价,宁愿拉着小推车去最远但是最便宜的超市买菜,甚至学会了头发自己染、自己剪。



在家里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厨房小白,到了国外,开始从打鸡蛋、煮面学习厨艺起步,一点点把自己武装成新东方十级。这其中当然会无数次切菜切到手、被烤箱、被热油烫到,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


当然还有学着一个人看病


当然别忘了,一个人处理生活琐事的同时,还有繁重的学业


哪怕是雅思考到7的人,刚出国时,也不能听懂所有的课程。一点走神都怕自己跟不上老师的节奏,精神高度集中的一节课下来,累到快要散架


本以为可以轻松一点的周末,也要提前预习下周的reading——一节课起码4篇论文起步,不提前看根本看不完。


尤其是到了final周,在图书馆里熬夜到通宵都是家常便饭,一杯杯的咖啡才是续命神器。网课时代之后更难,顶着时差在半夜两点考试更是常有的事儿……


DDL六连击


留学生们,要么在拼命学习,努力让自己毕业;要么就是在拼命学习,努力拿到文凭的同时,兼职打工赚生活费,减轻家庭负担。


所有的体面、所有的光鲜亮丽,不过是朋友圈限定,背后冷暖,只有我们自己才能知道。


真实的留学生活,当然不是电视剧里的全essay模式。


这些点滴,让我们长成了十八般武艺样样全能,能自己照顾好自己的“大人”;让我们学会了一个人面对未知,一个人忍受孤独,一个人克服怯懦;让我们拥有了无论身处任何地方,我都能生存下去的能力和勇气。


没有狗血的三角恋、没有车祸癌症和失忆,只有平平淡淡却又真实的细节。


这,才是留学生的青春日记。


真实的细节。


这,才是留学生的青春日记。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