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中医没有传染病科、神经外科?中医是不分科的吗?

胡万林在陕西长安县太乙镇终南山医院坐诊,他从高血压、糖尿病、肝硬化,到肺癌、食道狭窄、心肌梗塞,许你有想不到的病,但就没他看不了的病

当时终南山医院门诊部每天放诊号1000个,胡万林几乎凭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医院的门诊量,平均每个病人就诊时间不超过10秒

以胡万林为代表的中医神医似乎从来都不讲分科,但其实中医早在宋朝就形成了非常成熟完备的分科制度

只不过崖山之后中医从官制走向民间,放飞自我的民间中医逐渐放弃了原有的分科体系,走上了“一个中医顶一家医院”的“全科”发展之路,这才有了如今胡万林这种“中医全科医生”


南宋是中医分科制度的“高光时刻”

当时的中医分了10科,到了元朝则又增加了3科,共同组成了中医著名的“十三科”

这“十三科”分别是:

大方脉、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眼科、口齿科、咽喉科、正骨科、金疮种科、针灸科、祝由科和禁科

为什么说宋元是中医分科制发展的巅峰呢?

当时可没什么中医流派,官制中医统一的“基础学科”只有《素问》、《难经》和《神农本草经》,而专业分科则是从《圣济总录》开始

这就好比今天的大学里的临床医学专业,大一学的基础学科都一样,直到大二才开始涉足不同的专业课逐步开始分科

《圣济总录》里有不同科的课程对应不同的中医执业范围,由提举司来负责管理各科中医教育、考试和培训工作,然后根据专业和分数给考生分配不同的“执业范围”

除非在学习阶段涉猎多个学科,否则不同专业的中医不能互相涉足

例如看金创(外伤)的不能跑去给人正骨;而针灸医生也不会跑去给人看耳鼻喉,和今天的现代医学分科制度非常相似

所以宋元时期的中医分科与中医学制都非常科学,这套“十三科”制度贯穿整个金元时期一百多年

这套中医分科制度在同时期的欧洲人看来简直炸裂,他们完全理解不了为什么医学要分的这么细

要知道当时的西医还处在早上拿刀给人刮胡子,下午就用同一把刀子给人割痔疮的剃头匠外科阶段

但中医“十三科”如此先进科学的分科制,到了清朝则逐渐走向末路

当时明朝还是承袭金元的13科,只不过将以前的风科改为伤寒科,金疮科拆分成了金镞和疮疡,杂科改为按摩科,然后将禁科取消了,总数依然是“十三科”

但到了清朝就只剩下缩减了

顺治时期中医由“13科缩减为11科,就是为大方脉科、小方脉科、痘疹科、伤寒科、妇人科、疮疡科、针灸科、眼科、口齿科、咽喉科、正骨科等

嘉庆二年又将痘疹科并入小方脉科,口齿咽喉合为一科,所以11科变成为9科

嘉庆六年将正骨科划归上驷院,由蒙古医生兼任,9科随之变成为8科

现在中医正骨还有叫“上驷院”的

蒙古医学是随后金入关后带入中国的,当时的蒙古医学还保留着放血等在中医看来非常落后的治疗方法,所以“蒙古大夫”成为“庸医”的代名词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然后道光年间针灸科又被废止,8科变7科

同治时期把伤寒科和妇人科合并为大方脉科,和小方脉科、疮疡科、眼科、口齿咽喉科,7科变5科

自此清末时期的中医的分科就变成了这样一副光景:

大方脉科——成人内科
小方脉科——儿童内科
疮疡科——外科
眼科——眼疾科
口齿咽喉科——口腔科

曾经枝繁叶茂的“中医十三科”,就此凋零

中医分科制度衰败的背后,其实是中医逐渐从宋元时期只有高级知识分子才能学习掌握的“专业技能”,“下沉”到平明百姓都可以拿来当吃饭家伙什的“糊口营生”

所以中医学教育的专业性也随之降低,分科越来越显得不重要了

至于中医妇科、产科、骨科等专科则一概停止发展,成为不入流的存在

现如今,公立医疗机构的门诊里连这5科都消失了,中医逐渐变成了这样非常玄学的门诊

话说……没病我跑医院来干嘛?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