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灯号丨 这十年,我经历的文职人员三次服装变化

点击上方“人民武警”可订阅哦!

在浩渺的时间历史中,十年连一瞬都不算;但是具象到一个人的一生,又是一个重要的拐点,我用生命中的十年时光走过一段文职人员的职业生涯。这十年,有踌躇不前更有坚定的步伐;这十年,有遗憾更有收获。这十年,想说得话太多,而这次就从我经历的文职人员服装变化说起吧。

军校的“便衣”教员

“我是语言教研室的教员,看着装就知道,我是我们学校的一名’便衣’……”每一学年第一节课,都会用这样的开场让身着军装的学员认识我,2008年7月到军校工作,那时文职人员还是部队的“新生岗位”,没有统一的服装和标识,穿着便装行走在以橄榄绿为主打色的校园里,总会引来很多人或关注、或疑惑的眼神。

就像文职人员未统一的服装一样,文职人员或被归入社会保障人员,与食堂工作人员同属一个工作类别;或被归入非正式教职员工,与外聘教员等量齐观;或单独作为非现役文职人员教员,与现役文职干部进行区别。在整齐划一的军队院校,文职人员成为介于聘用制社会青年与军队工作人员之间的一种定位模糊的工作岗位。那时,不光要反复的回答亲朋好友“文职人员是干什么的”问题,还要不断解答自己心中的疑惑:文职人员到底是干什么的,文职人员可以对未来进行规划吗。

定制西装

没过多久,学校给文职人员统一定制了西装——粉色衬衣打底,外搭深蓝色西装外套。从2009年到2018年的近9年时间,定制西装成了文职人员必备服装。

与毕业学员合影,亮白的衬衫在青春的映衬下更加耀眼。

穿上西装的文职人员,在校园里具有较高的辨识度,但是跨出校门就很容易"撞衫",私下大家笑言:"像卖保险的。"所以除了上课、开会时间,大家日常穿着西装的积极性并不高。因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在食堂排队就餐时,可能突然有人跟你说:“大姐,把那边餐盘收一下吧!”一个学员误以为这是食堂的工作人员。这不能怪学员,当时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也穿西装,不同的是他们是白色衬衣搭配深蓝色西装外套。在熙来攘往、忙忙碌碌的食堂,没有谁会注意是粉色还是白色衬衣,以区别谁是教员还是食堂工作人员。

随着人才需求的增加,身着深蓝西装的文职人员越来越多,文职人员不再因为服装的颜色、样式受到关注;而是因为在岗位上做出突出工作业绩,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

九年时间里,文职人员的服装没有变化,但是文职人员已然成为活跃在教学、图书、医疗岗位上的一支生力军。文职人员服装革新性的变化发生在2018年第34个教师节来临之际。

第34个教师节

第34个教师节注定是难忘的。这一天,武警部队文职人员统一穿上崭新的制式服装,以崭新的形象亮相,这是一个等待已久的时刻,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2017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新条例)对文职人员身份属性、职能使命等方面进行完善和明确,同时明确,文职人员应当依照军队规定穿着文职人员服装。除了常服、作训服、礼服外,文职人员配发了包括姓名牌、胸标等的标志服饰。

人生需要仪式感,人生当中有许多触发我们顿悟的细节,促进自我的确认和个人的成长,获得荣耀时刻。这些细节不需要多,但是足够重要。比如,陌生人通过姓名牌准确喊出你名字的时候,在结婚庆典上向亲朋好友晒出文职人员礼服照片的时候,统一的制式服装成为文职人员展示形象的名片。文职人员外在服装的变化,带来内在世界的重塑,以更好贡献于强军梦。

何惧十年一晌

服装表达社会风貌,衬托精神风貌。这十年,文职人员着装变化是我国实践伟大强军梦历程中的一个小小剪影。

孔子用十年为一个时间节点来形容人生境界,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许多坚守岗位的文职人员在军校度过了自己的而立之年,走向不惑之时,增长的不仅仅是年龄,还有许多的共情时刻:困难中的坚持、伤心时的眼泪、成功时的振奋、荣光时的激动……还有许多诚挚而又深厚的友谊:与同事完成任务时的同舟共济,与学员的亦师亦友……还有许多的充满成就感的时刻:结课时亲手写的卡片一一送到学员手上时,他们眼中闪耀的惊喜的光芒;改完毕业论文最后一稿时,圆满画下的那个句号;毕业后的学员,发来微信说自己在成长进步……

十年一晌,文职人员服装在变,始终不变的是投身军营的初心。

往后多个十年,有平淡,有荣华,一如既往的是为实现梦想而做的努力。

撰稿:许燕妮

供图:周津 王子铭

返回
顶部